大一时看了一些李敖的文集,比如《传统下的独白》、《国民党研究》以及一些其他介绍李敖的书籍,《台湾狂人李敖》、《李敖语粹》等。一开始对李敖的印象是一个对女人很挑剔的老顽童,他不是说过吗?“我绝对不在不是绝色的女人身上浪费时间”,我没有算从他年轻到老,一共和几个女人有过感情,不过对他的第一个看法,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的文字很幽默,也毫无拘束,是我喜欢的那种风格,所以就更多的去接触他的文学。
对他的很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都很赞同,比如《老人与棒子》、《爱情郐子手》,对他所说的主张全盘西化,可以理解。也有一些并不认同。随着对他的了解加深,越来越佩服他的历史学造诣,还有他的胆量,挺牛的一个人。就象前段时间,他就把除了他以外的所有台湾立委全部告上法庭,要求每人赔偿他一块钱硬币。还有来大陆的演讲,也很精彩,本篇日记结尾附上了他在大陆的三次演讲以及引用了来自网络上对他生平的简介。下面挑选一些李敖语粹里提到的,对我影响很深的话:
当我漫步在街头,到处看到的是软弱的男人们,我无法容忍自己竟和他们一样,我若不能使我与他们比起来有大大的不同,我将感到极端的可耻--李敖
痛苦在我心头,它可以使我很沉重,沉重的不肯放松我自己,沉重的磨练我的抵抗力,沉重的使我做一个卓绝的圣雄--李敖
我喜欢一种溢于眉表的精明英爽之气,两眼有一种锐利逼人的闪光,嘴唇紧闭,神情沉毅,态度坚决,一望就有一股慑人的奇气,轩昂不凡--李敖
我无法谦虚了,我深觉继往开来的重担上,我担当着大部分重量,而这种责任又是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我无法放松我自己,因为我无法忘怀我所应尽的责任,我深知,在这浑噩的男人群里,我是一个罕有 的奇才 ,一枝锋芒的独秀,没有人能够跟我相比,我站在世界的一方--李敖
宁静的人,虽然遇到人生的大恐慌,心底也是一波不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盖已培养了一种伟大的定力,任何刺激,可以不为所动--李敖
理智是不够的,感情是坏事的,冲动是胡闹的,只有"铁石心肠"才是最有劲的磅礴的人生--李敖
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寻找。他是个狂人,看似很狂妄,却又令人心服口服,他在坐牢时,牢房有个洞,可以透射进阳光,因此他说每天太阳可以见他4个小时,呵呵,尼采也不过只说他就是太阳而已,李敖比太阳还高出一筹。一开始看他狂妄的言语,还有点不太服气这个人,不过看了他的文章和《李敖有话说》节目以后,觉得他懂的太多了,开始赞叹这个双料专家了——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还是个很幽默的人,这点不多说了,在下面的视频中可以看的出来,讲到这里,具体还需要自己慢慢去体会这个人。
复旦大学演讲
清华大学演讲
北大演讲
李敖简介:
一九三五年 四月二十五日生于哈尔滨。
一九三七年 全家迁到北平。
一九四二年 入北京新鲜胡同小学。
一九四八年 小学毕业,以第一名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旋去天津小住,转往上海。
一九四九年 考入上海市缉规中学。同年四月十二日迁到台湾。
一九五四年 考入台湾大学法律专修科。
一九五五年 六月二十七日自动退学,重新考入台湾大学历史学系一年级。
一九六一年 二月五日在澎湖退伍。八月十八日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一年级。
一九六三年 三月十九日自动在历史研究所休学。九月一日出版第一本书——《传统下的独白》。
一九六四年 与《野鸽子的黄昏》作者王尚义的妹妹王尚勤有了爱情结晶,在纽约生下了“叛逆性很强”的长女李文。
一九六六年 《孙逸仙与中国西化医学》、《传统下的独白》等书被查禁。
一九七一年 软禁、跟踪至三月十九日晚上被捕,在不见天日的保安处住了近一年。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五年 在军法处看守所。赶上蒋介石之死而来的减刑,九月二十二日改判为八年六个月。
一九七六年 十一月十九日服刑期满。无保出狱。在出狱后第十一天有了生平第一个正式职业——“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一九七七年 坚辞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职务,拒绝研究、拒绝讨论、拒绝听演讲会、拒绝签到、拒绝请领书报、最后拒绝领薪水。
一九七九年 六月复出,出版《独白下的传统》,并在《中国时报》写专栏。出版《李敖文存》、《李敖文存二集》。
一九八零年 出版《李敖全集》。同年五月六日与胡茵梦结婚。
一九八一年 八月十日再度入狱。
一九八二年 二月十日出狱。
一九九二年 再次结婚,长子出生。
一九九四年 小女儿出生。
一九九六年 开始在“真相”电视台开讲“李敖笑傲江湖”,从此成为电视媒体焦点。
二零零零年 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同年七月二十九日母亲过世。
二零零四年三月八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前,在香港凤凰卫视主持《李敖有话说》节目。十月十二日宣布参选台湾第六届“立法委员”选举。(资料来源:香港凤凰卫视)
一个超出胡适的人,应读他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