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这两天和“私人禅师” @LYB_Design聊了的主要话题。实际上,我起初对禅的好奇是源于在看到很多设计师作品的鉴赏中,经常会提到融入禅意这样的说法,我一直对某个设计作品中融入禅意之说的理解,是设计师用到了一些颇有禅意风格的元素,后来自己毫无头绪的搜索过一些关于禅的解释,大多举例也都让我一头雾水,但多少也浅浅的认为禅给人的是另一种的智慧,并非是逻辑上的能力所体现出的那种智慧。
既然它可以是种智慧来引导人的方方面面,我自认为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进行禅修。我原以为他们是希望通过禅修来获得智慧和力量以达到某种最终想要的,比如蒸蒸日上的事业等等,就像很多人都知道禅修的乔布斯成就了APPLE和他自己,于是也效仿通过禅修来达到自己类似的期望,当然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交流了很多相关的东西之后,却不再这么认为,甚至觉得都没有必要绞尽脑汁去思考到底什么是禅。

图片来源:@Josefe aka Those wishing to purchase private health buy-detox.com will be able to do so and receive the same care available today. Hipnosapo
如很多书籍资料中所说,禅是无形的,有无限的深度和广度,也如@LYB_Design的个人体会,既然是无形的也便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否则它就是有形的。实际上对我的认识有一定启发的就是这个观点,只可意会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去做的是沉下心来体会,而无须去定义它和它所能带来什么,同样也无须去定义任何事物的属性,对于所有的事物好坏美丑的评价,都是我们在一个被约束的时间和空间中主观去认为的,正如我认为我是一个很谦和的人,而其他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场合中看到的我,可能是一个急躁的人,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存在于主观当中,其实我就是我。听起来很像废话,但我只能这么去表达我的理解。
因此,以前有一个困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很多有信仰的人却变得有些脱离了现实,现在似乎有些头绪了。在身边有一些信仰各种宗教的人,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抵达自己所期望的彼岸,如平安的生活,财富或者去极乐世界(天堂),因此而去选择信仰,这样的选择本身就将无量变成了有形,人会为了有形的目标而刻意去做一些事情,这本身就让内心不能得以真正的平静,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更重要的是人们不断觉醒的过程,这是无形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修行。

图片来源:@Wonderlane
对于现实中任何的事情,如果能把自己从一个有形的逻辑中拉出来,寻找到本我,那么一切都变得简单如初,我想禅也许是应该这样的去体会的。如果再回归到我最初希望在从事设计中找到禅道,那就是抛弃掉那些看似存在实则在千百人的世界中却是虚无的东西,让自己从狭隘的逻辑碰撞的思维框架中跳出来,寻找初心,化繁为简,从全新的自我当中找到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新的感知,创造便自然形成。这永远都是一个悟的过程,这才是我真正应该去追求的提升。
因此,结论是选择之道需无形,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会以最简单的方式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仅是个人理解,表达能力有限,欢迎讨论)
呵呵~~~非常非常喜欢~~~很好很好~~~
[…] 初识禅:选择之道需无形 […]
[…] 初识禅:选择之道需无形 […]
[…] 有时候自认为自己悟出了某个绝佳的道理,其实那也只是某个感情瞬间的假象罢了。就像我曾经人五人六地写过一篇选择之道须无形的文章,我明明知道一旦所追求的目标变得有形化以后,那便很容易迷失方向,忘记初心,但还是俗不可耐地那么做了,以至于这一整年工作的概况看似完成率比去年高得多,收效却反倒降低,因为每一件任务都是奔向厕所前仓促完成的。究其原因,不是做不好,而是根本就没打算做好。 […]